一文看透芯片之处理器CPU

来源:玩转单片机

回到最初的问题,CPU是怎样访问内存的?简单的答案是,CPU执行一条访存指令,把读写请求发往内存管理单元。内存管理单元进行虚实转换,把命令发往总线。总线把命令传递给内存控制器,内存控制器再次翻译地址,对相应内存颗粒进行存取。之后,读取的数据或者写入确认按照原路返回。再复杂些,当中插入多级缓存,在每一层缓存都未命中的情况下,访问才会最终达到内存颗粒。

知道了完整的路径,那我们开始研究每一步中的硬件到底是怎么样的,读写指令到底是怎样在其中传输的。要了解硬件,首先要说下处理器。处理器的基本结构并不复杂,一般分为取指令,译码,发射,执行,写回五个步骤。而我们说的访存,指的是访问数据,不是指令抓取。访问数据的指令在前三步没有什么特殊,在第四步,它会被发送到存取单元,等待完成。当指令在存取单元里的时候,产生了一些有趣的问题。

第一个问题,对于读指令,当处理器在等待数据从缓存或者内存返回的时候,它到底是什么状态?是等在那不动呢,还是继续执行别的指令?

一般来说,如果是乱序执行的处理器,那么可以执行后面的指令,如果是顺序执行,那么会进入停顿状态,直到读取的数据返回。当然,这也不是绝对的。在举反例之前,我们先要弄清什么是乱序执行。乱序执行是说,对于一串给定的指令,为了提高效率,处理器会找出非真正数据依赖的指令,让他们并行执行。但是,指令执行结果在写回到寄存器的时候,必须是顺序的。也就是说,哪怕是先被执行的指令,它的运算结果也是按照指令次序写回到最终的寄存器的。这个和很多程序员理解的乱序执行是有区别的。我发现有些人在调试软件问题的时候,会觉得使用了一个乱序的处理器,那么可能会使得后面的代码先被执行,从而让调试无法进行。他们搞混了两个个概念,就是访存次序和指令完成次序。对于普通的运算指令,他们仅仅在处理器内部执行,所以你看到的是写回次序。而对于访存指令,指令会产生读请求,并发送到处理器外部,你看到的次序是访存次序。对于乱序处理器,可能同时存在多个请求,而其次序,是打乱的,不按原指令顺序的。但是此时,这些被发送到外部的读请求,并没有拿到返回结果,指令也没有完成。所以,这并不违反乱序执行顺序完成的原则。如果有前后两条读指令,没有数据相关性,哪怕是后面那条读的数据先被返回,它的结果也不能先写回到最终的寄存器,而是必须等到前一条完成后才可以。

对于顺序执行的处理器,同样是两条读指令,一般必须等到前一条指令完成,才能执行第二条,所以在处理器外部看到的是按次序的访问。不过也有例外,比如读写同时存在的时候,由于读和写指令实际上走的是两条路径,所以可能会看到同时存在。这个问题在引入更详细的硬件结构之后再展开。

还有,顺序处理器上,哪怕是两条读指令,也有可能同时存在两个外部请求。比如Cortex-A7,对于连续的读指令,在前一条读未命中一级缓存,到下一级缓存或者内存抓取数据的时候,第二条读指令可以被执行。所以说,乱序和顺序并不直接影响指令执行次序。他们的区别在于,乱序需要额外的缓冲和逻辑块(称为重排序缓冲, re-order buffer)来计算和存储指令间的相关性以及执行状态。而顺序处理器没有重排序缓冲,或者非常简单。这些额外的面积可不小,据我所看到的,可以占到处理器核心的40%。它们所带来的更高的并行度,性能提升却未必有40%。因为我们写的单线程程序,由于存在很多数据相关,造成指令的并行是有限的,再大的重排序缓冲也解决不了真正的数据相关。所以对于功耗敏感的处理器还是使用顺序执行。

还有一点需要注意,顺序执行的处理器,在指令抓取,解码和发射阶段,两条或者多条指令,是可以同时进行的。比如,无依赖关系的读指令和运算指令,可以被同时发射到不同的执行单元,同时开始执行。但是完成还是按顺序的。

但是,在有些ARM处理器上,比如Cortex-A53,向量或者加解密指令是可以乱序完成的,这类运算的结果之间并没有数据依赖性。这点请千万注意。
再来看看写指令。写和读有个很大的不同,就是写指令不必等待数据写到缓存或者内存,就可以完成了。写出去的数据会到一个叫做store buffer的缓冲,它位于一级缓存之前,只要它没满,处理器就可以直接往下走,不必停止并等待。所以,对于连续的写指令,无论顺序还是乱序执行处理器,都可能看到多个写请求同时挂在处理器总线上。同时,由于处理器不必像读指令那样等待结果,就可以在单位时间内送出更多写请求,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写带宽通常是大于读带宽的。

以上所说的读写访问都是在开启缓存的情况,关闭的情况以后讨论。

对于同时存在的多个请求,有一个名词来定义它,叫做outstanding transaction,简称OT。它和延迟一起,构成了我们对访存性能的描述。延迟这个概念,在不同领域有不同的定义。在网络上,网络延迟表示单个数据包从本地出发,经过交换和路由,到达对端,然后返回,当中所花的总时间。在处理器上,我们也可以说读写的延迟是指令发出,经过缓存,总线,内存控制器,内存颗粒,然后原路返回所花费的时间。但是,更多的时候,我们说的访存延迟是大量读写指令被执行后,统计出来的平均访问时间。这里面的区别是,当OT=1的时候,总延时是简单累加。当OT>1,由于同时存在两个访存并行,总时间通常少于累加时间,并且可以少很多。这时候得到的平均延迟,也被称作访存延迟,并且用得更普遍。再精确一些,由于多级流水线的存在,假设流水线每一个阶段都是一个时钟周期,那访问一级缓存的平均延迟其实就是一个周期.而对于后面的二级,三级缓存和内存,就读指令来说,延迟就是从指令被发射(注意,不是从取指)到最终数据返回的时间,因为处理器在执行阶段等待,流水线起不了作用。如果OT=2, 那么时间可能缩短将近一半。OT>1的好处在这里就体现出来了。当然,这也是有代价的,存储未完成的读请求的状态需要额外的缓冲,而处理器可能也需要支持乱序执行,造成面积和功耗进一步上升。对于写指令,只要store buffer没满,还是一个时钟周期。当然,如果流水线上某个节拍大于一个时钟周期,那平均的延时就会取决于这个最慢的时间。在读取二级,三级缓存和内存的时候,我们可以把等待返回看作一个节拍,那么就能很自然的理解此时的延迟了。由此,我们可以得到每一级缓存的延迟和访存延迟。

上图画了读写指令经过的单元。我把流程简单描述下:
当写指令从存取单元LSU出发,它首先经过一个小的store queue,然后进入store buffer。之后,写指令就可以完成了,处理器不必等待。Store buffer通常由几个8-16字节的槽位组成,它会对自己收到的每项数据进行地址检查,如果可以合并就合并,然后发送请求到右边的一级缓存,要求分配一行缓存,来存放数据,直到收到响应,这称作写分配write allocate。当然,等待的过程可以继续合并同缓存行数据。如果数据是Non-Cacheable的,那么它会计算一个等待时间,然后把数据合并,发送到总线接口单元BIU里面的写缓冲Write buffer。 而写缓冲在把数据发到二级缓存之前,会经过监听控制单元,把四个核的缓存做一致性。过程和总线描述的类似,就不多讲了。

当读指令从存取单元LSU出发,无论是否Cacheable的,都会经过一级缓存。如果命中,那么直接返回数据,读指令完成。如果未命中,那么Non-Cacheable的请求直接被送到Read Buffer。如果是Cacheable的,那么一级缓存需要分配一个缓存行,并且把原来的数据写出到替换缓冲eviction buffer,同时发起一个缓存行填充,发送到Linefill Buffer。eviction buffer会把它的写出请求送到BIU里面的Write buffer,和Store Buffer送过来的数据一起,发到下一级接口。然后这些请求又经过监听控制单元做一致性检测后,发到二级缓存。当然有可能读取的数据存在于别的处理器一级缓存,那么就直接从那里抓取。

过程并不复杂,但程序员关心的是这个过程的瓶颈在哪,对读写性能影响如何。我们已经解释过,对于写,由于它可以立刻完成,所以它的瓶颈并不来自于存取单元;对于读,由于处理器会等待,所以我们需要找到读取路径每一步能发出多少OT,每个OT的数据长度是多少。
拿Cortex-A7来举例,它有2x32字节linefill buffer,支持有条件的miss-under-miss(相邻读指令必须在3时钟周期内),也就是OT最多等于2,而它的数据缓存行长度是64字节,所以每个OT都是半个缓存行长度。对于Cacheable的读来说,我还关心两个数据,就是eviction buffer和Write buffer,它们总是伴随着line fill。在A7中,存在一个64字节的eviction buffer和一个Write buffer。有了这些条件,那么我就可以说,对于连续的读指令,我能做到的OT就是2,而linefill的速度和eviction,write buffer的速度一致,因为2x32=64字节。

那这个结论是不是正确?写个小程序测试下就知道。我们可以关掉二级缓存,保留一级缓存,然后用以下指令去读取一个较大的内存区域。所有的地址都是缓存行对齐,对齐的意义我就不说了,不对齐,甚至越过缓存行边界,会把一个操作变成两个,肯定会慢。伪代码如下:
loop
load R0, addr+0
load R0, addr+4
load R0, addr+8
load R0, addr+12
addr=addr+16

这里通过读取指令不断地去读数据。通过处理器自带的性能计数器看了下一级缓存的未命中率,6%多一点。这恰恰是4/64字节的比率。说明对于一个新的缓存行,第一个四字节总是未命中,而后面15个四字节总是命中。当然,具体的延迟和带宽还和总线,内存控制器有关,这里只能通过命中率简单验证下。

对于有的处理器,是严格顺序执行的,没有A7那样的miss-under-miss机制,所以OT=1。我在Cortex-R5上做同样的实验,它的缓存行长度是32字节,2xLinefill buffer是32字节。测试得到的命中率是12%多点。也完全符合估算。

但是为什么R5要设计两个32字节长度的Linefill buffer?既然它的OT=1,多出来的一个岂不是没用?实际上它是可以被用到的,而方法就是使用预取指令PLD。预取指令的特点就是,它被执行后,处理器同样不必等待,而这个读请求会被同样发送到一级缓存。等到下次有读指令来真正读取同样的缓存行,那么就可能发现数据已经在那了。它的地址必须是缓存行对齐。这样,读也可像写那样把第二个 Linefill buffer给用上了。

我们把它用到前面的例子里:
loop
PLD addr+32
load R0, addr+0;...;load R0, addr+28;
load R0, addr+32;...;load R0, addr+60;
addr=addr+64

PLD预先读取第二行读指令的地址。测试发现,此时的未命中率还是6%。这也符合估算,因为第二排的读指令总是命中,第一排的未命中率4/32,平均下就是6%。而测试带宽提升了80%多。单单看OT=2,它应该提升100%,但实际不可能那么理想化,80%也可以理解。

还有一种机制使得OT可以更大,那就是缓存的硬件预取。当程序访问连续的或者有规律的地址时,缓存会自动检测出这种规律,并且预先去把数据取来。这种方法同样不占用处理器时间,但是也会占用linefill buffer,eviction buffer和write buffer。所以,如果这个规律找的不好,那么反而会降低效率。
读看完了,那写呢?Cacheable的写,如果未命中缓存,就会引发write allocate,继而造成Linefill和eviction,也就是读操作。这点可能很多程序员没想到。当存在连续地址的写时,就会伴随着一连串的缓存行读操作。有些时候,这些读是没有意义的。比如在memset函数中,可以直接把数据写到下一级缓存或者内存,不需要额外的读。于是,大部分的ARM处理器都实现了一个机制,当探测到连续地址的写,就不让store buffer把数据发往一级缓存,而是直接到write buffer。并且,这个时候,更容易合并,形成突发写,提高效率。在Cortex-A7上它被称作Read allocate模式,意思是取消了write allocate。而在有的处理器上被称作streaming模式。很多跑分测试都会触发这个模式,因此能在跑分上更有优势。

但是,进入了streaming模式并不意味着内存控制器收到的地址都是连续的。想象一下,我们在测memcpy的时候,首先要从源地址读数据,发出去的是连续地址,并且是基于缓存行的。过了一段时间后,缓存都被用完,那么eviction出现了,并且它是随机或者伪随机的,写出去的地址并无规律。这就打断了原本的连续的读地址。再看写,在把数据写到目的地址时,如果连续的写地址被发现,那么它就不会触发额外的linefill和eviction。这是好事。可是,直接写到下一级缓存或者内存的数据,很有可能并不是完整的缓存发突发写,应为store buffer也是在不断和write buffer交互的,而write buffer还要同时接受eviction buffer的请求。其结果就是写被分成几个小段。这些小块的写地址,eviction的写地址,混合着读地址,让总线和内存控制器增加了负担。它们必须采用合适的算法和参数,才能合并这些数据,更快的写到内存颗粒。

然而事情还没有完。我们刚才提到,streaming模式是被触发的,同样的,它也可以退出。退出条件一般是发现存在非缓存行突发的写。这个可能受write buffer的响应时间影响。退出后,write allocate就又恢复了,从而读写地址更加不连续,内存控制器更加难以优化,延时进一步增加,反馈到处理器,就更难保持在streaming模式。

再进一步,streaming模式其实存在一个问题,那就是它把数据写到了下一级缓存或者内存,万一这个数据马上就会被使用呢?那岂不是还得去抓取?针对这个问题,在ARM v8指令集中(适用于A53/57/72),又引入了新的一条缓存操作指令DCZVA,可以把整行缓存设成0,并且不引发write allocate。为什么?因为整行数据都被要改了,而不是某个字段被改,那就没有必要去把原来的值读出来,所以只需要allocate,不需要读取,但它还是会引发eviction。类似的,我们也可以在使用某块缓存前把它们整体清除并无效化,clean&invalidate,这样就不会有eviction。不过如果测试数据块足够大,这样只是相当于提前做了eviction,并不能消除,让写集中在某段。使之后的读更连续。

以上都是针对一级缓存。二级缓存的控制力度就小些,代码上无法影响,只能通过设置寄存器,打开二级缓存预取或者设置预取偏移。我在ARM的二级缓存控制器PL301上看到的,如果偏移设置的好,抓到的数据正好被用上,可以在代码和一级缓存优化完成的基础上,读带宽再提升150%。在新的处理器上,同时可以有多路的预取,探测多组访存模板,进一步提高效率。并且,每一级缓存后面挂的OT数目肯定大于上一级,它包含了各类读写和缓存操作,利用好这些OT,就能提高性能。

对于Non-Cacheable的写,它会被store buffer直接送到write buffer进行合并,然后到下一级缓存。对于Non-Cacheable的读,我们说过它会先到缓存看看是不是命中,未命中的话直接到read buffer,合并后发往下一级缓存。它通常不占用linefill buffer,因为它通常是4到8字节,不需要使用缓存行大小的缓冲。

我们有时候也可以利用Non-Cacheable的读通道,和Cacheable的读操作并行,提高效率。它的原理就是同时利用linefill buffer和read buffer。此时必须保证处理器有足够的OT,不停顿。

简而言之,访存的软件优化的原则就是,保持对齐,找出更多可利用的OT,访存和预取混用,保持更连续的访问地址,缩短每一环节的延迟。

最后解释一下缓存延迟的产生原因。程序员可能不知道的是,不同大小的缓存,他们能达到的时钟频率是不一样的。ARM的一级缓存,16纳米工艺下,大小在32-64K字节,可以跑在1-2Ghz左右,和处理器同频。处理器频率再快,那么访问缓存就需要2-3个处理器周期了。而二级缓存更慢,256K字节的,能有800Mhz就很好了。这是由于缓存越大,需要查找的目录index越大,扇出fanout和电容越大,自然就越慢。还有,通常处理器宣传时候所说的访问缓存延迟,存在一个前提,就是使用虚拟地址索引VIPT。这样就不需要查找一级Tlb表,直接得到索引地址。如果使用物理地址索引PIPT,在查找一级tlb进行虚实转换时,需要额外时间不说,如果产生未命中,那就要到二级甚至软件页表去找。那显然太慢了。那为什么不全使用VIPT呢?因为VIPT会产生一个问题,多个虚地址会映射到一个实地址,从而使得缓存多个表项对应一个实地址。存在写操作时,多条表项就会引起一致性错误。而指令缓存通常由于是只读的,不存在这个问题。所以指令缓存大多使用VIPT。随着处理器频率越来越高,数据缓存也只能使用VIPT。为了解决前面提到的问题,ARM在新的处理器里面加了额外的逻辑来检测重复的表项。

啰嗦了那么多,该说下真正系统里的访存延迟到底如何了。直接上图:

上图的配置中,DDR4跑在3.2Gbps,总线800Mhz,内存控制器800Mhz,处理器2.25Ghz。关掉缓存,用读指令测试。延迟包括出和进两个方向,69.8纳秒,这是在总是命中一个内存物理页的情况下的最优结果,随机的地址访问需要把17.5纳秒再乘以2到3。关于物理页的解释请参看内存一章。
在内存上花的时间是控制器+物理层+接口,总共38.9纳秒。百分比55%。如果是访问随机地址,那么会超过70纳秒,占70%。在总线和异步桥上花的时间是20纳秒,8个总线时钟周期,28%。处理器11.1纳秒,占16%,20个处理器时钟周期。

所以,即使是在3.2Gbps的DDR4上,大部分时间还都是在内存,显然优化可以从它上面入手。在处理器中的时间只有一小部分。但从另外一个方面,处理器控制着linefill,eviction的次数,地址的连续性,以及预取的效率,虽然它自己所占时间最少,但也是优化的重点。

在ARM的路线图上,还出现了一项并不算新的技术,称作stashing。它来自于网络处理器,原理是外设控制器(PCIe,网卡)向处理器发送请求,把某个数据放到缓存,过程和监听snooping很类似。在某些领域,这项技术能够引起质的变化。举个例子,intel至强处理器,配合它的网络转发库DPDK,可以做到平均80个处理器周期接受从PCIe网卡来的包,解析包头后送还回去。80周期是个什么概念?看过了上面的访存延迟图后你应该有所了解,处理器访问下内存都需要200-300周期。而这个数据从PCIe口DMA到内存,然后处理器抓取它进行处理后,又经过DMA从PCIe口出去,整个过程肯定大于访存时间。80周期的平均时间说明它肯定被提前送到了缓存。 但传进来的数据很多,只有PCIe或者网卡控制器才知道哪个是包头,才能精确的推送数据,不然缓存会被无用的数据淹没。这个过程做好了,可以让软件处理以太网或者存储单元的速度超过硬件加速器。事实上,在freescale的网络处理器上,有了硬件加速器的帮助,处理包的平均延迟需要200处理器周期,已经慢于至强了。

还有,在ARM新的面向网络和服务器的核心上,会出现一核两线程的设计。处理包的任务天然适合多线程,而一核两线程可以更有效的利用硬件资源,再加上stashing,如虎添翼。

最新文章